鼠类防治

宁童环保/ 11月 22, 2017/ / 0 comments

常见鼠种

小家鼠

又名鼷鼠、小鼠。体型较小,体长一般为60~90mm,成体体重7~20g。雌鼠有五对乳头。背毛为灰褐色,腹毛有灰白色和灰黄色2种,尾长与体长相等。小家鼠的上门齿内侧有一个明显的缺刻,是重要的鉴别特征。

褐家鼠

又名大家鼠、沟鼠、挪威鼠。体型较大,体长120~220mm,成体体重80~350g,少数可达400~500g,甚至更重。尾长短于体长。耳朵短而厚,雌鼠有6对乳头。前后足背毛为白色,全身毛为褐色,背中央毛色较深,腹部毛为浅灰白色。其头骨左右两侧的颞脊基本平行,这是褐家鼠与其他鼠种的主要区别。

黄胸鼠

又名长尾鼠、黄服鼠。体型中等,体长140~180mm,成体体重一般为60~180g。尾长超过体长。耳朵大而薄,向前拉折可遮住眼睛。雌鼠有5对乳头。前足背面中央毛为暗黑色,周围为白色。背毛呈棕褐色,腹部毛为灰褐色,胸部毛为较深黄色或棕黄色,故有黄胸鼠之称。其头骨左右两侧的颞脊呈弧形。

黑线姬鼠

又名田姬鼠。体型比小家鼠大,体长70~120mm,成体体重一般为16~35g。尾长短于体长,约为体长的2/3。耳壳短。雌鼠有4对乳头。背毛呈棕褐色,中央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纵纹。腹部及四肢内侧为灰白色,毛基为灰色,毛尖为白色。黑线姬鼠主要栖息于野外农田,是卫生及农业的主要鼠害。

鼠的危害

携带病原体

鼠是很多疾病病原体的储存宿主或传播媒介,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和寄生虫,其中至少57种可以使人致病。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森林脑炎、斑疹伤寒、黑热病等鼠传疾病是众所周知的。

携带跳蚤、螨虫

鼠是跳蚤的寄生宿主,当鼠死亡时由于体温下降,跳蚤就会另寻宿主,从而传播疾病。“别来无恙”-恙螨以鼠类为寄生宿主,鼠类是恙虫病的传染源。

啃咬家具

鼠的门齿能终生生长,所以鼠类必须经常磨牙以防止门齿徒长,电线、家具、塑料制品甚至砖头、铝管等坚硬物质都是鼠类喜爱的磨牙工具。

伤害人类

鼠的唾液中含有狂犬病毒,在被老鼠咬后,狂犬病毒会进入到人类的身体,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可能患上狂犬病。

污染食物

如果老鼠自身感染有钩端螺旋体,排泄物污染了食物或饮用水,我们则可能感染上钩端螺旋体病。患病后,会出现发热,小腿后面的肌肉痛,并且会出现眼结膜会充血等症状。

鼠的感官

嗅觉:鼠类的嗅觉很发达,在哺乳动物中属于敏嗅动物。

味觉:鼠的味觉很发达,能辨别出甜、酸、苦、辣、咸、鲜等多种味道。

听觉:鼠类在黑暗中能判断声音的来源方向,能察觉18~100KHZ的超声波。

触觉:鼠的触觉和平衡器官十分发达。

视觉:鼠的视力很差,因而有“鼠目寸光”的说话。

鼠的记忆力及避新行为

鼠受到突然或不良的刺激,如电击、惊吓、恶味、外来者敌斗、受伤、急性灭鼠剂中毒等,均能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鼠在突然受惊或受到刺激时,能产生一种惊吓物质,又称警报外激素。受到不良刺激的鼠,不仅能阻止同族的其他鼠遭受刺激,而且自身能数个月回避那些危险物(如毒饵、捕鼠器、电击网)和危险场所。

鼠能把这些痛苦的记忆作为长期记住的“教训”,甚至还能把这个教训传给下一代。黄胸鼠和褐家鼠不仅有很强的记忆力,而且多疑狡猾。它们对熟悉环境中出现的新物体,一般不会 立即去触动,只有经过反复试探,确认该物对其无伤害后,才开始小心谨慎地接触。小家鼠和黑线姬鼠对新物体无回避反应,甚至有明显的好奇行为,喜欢去触动。

鼠的食性、食量及觅食

鼠类一般都是杂食性的,当然也各有侧重,鼠对食物的嗜好有时也取决于它以往的经历和环境所能提供的食物种类。褐家鼠偏重于动物性食物(如各种肉类、禽蛋和野外动物、昆虫等小型动物)黄胸鼠偏重植物性食物(如各种谷物、水果、树叶、种子等)小家鼠则喜食高蛋白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最喜食面粉类食物。

褐家鼠平均每天要摄入33g食物,排出65~70粒粪便;黄胸鼠平均每天要摄入17g食物,排出60~65粒粪便;小家鼠平均每天要摄入4g食物,排出约50粒粪便。

鼠类每天均有比较固定的出窝觅食时间。大多数的鼠是夜行性动物,即夜间活动。常见的室内3种家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和农田中的黑线姬鼠,都是以夜间活动觅食为主的鼠类,其中又以黄昏后和黎明前为主要摄食时间,且前半夜比后半夜活动频繁。小家鼠的觅食活动最为频繁,平均每隔45~75min要出窝觅食一次,每次摄食量只有0.1g左右,并且经常变换摄食场所。

鼠的繁殖

鼠在一年内可以进行多次重复发情,多次妊娠生育,所以又称多动情动物。鼠的性动情周期间隔短,且无固定日期,只要环境适宜和食物充足,便能连续不断地全年繁殖,甚至雌鼠刚生幼仔后不久,又可继续交配妊娠。雌鼠无子宫,有两条子宫颈相连的子宫带,可同时受孕和妊娠。

如一次灭鼠效果只有30%,约45天后数量就可以回升到灭鼠前水平;灭鼠效果为50%时,约3个月后数量又可恢复;灭鼠效果为70%时,约7个月后数量又可以恢复;灭鼠效果达90%以上时,则要经过13~14个月,数量才能恢复。

鼠的综合防治措施

环境改造

从破坏鼠的栖息场所、生存条件和迁移途径3个方面入手,该措施表面上看收效较慢,但效果持久,实际上也是最根本的灭鼠措施。

驱避

驱鼠器、辣椒粉、喷雾剂

杀灭

物理法:鼠夹、鼠笼、电击、黏胶、挖洞及灌洞(黑线姬鼠)

化学法(慢性):毒粉、毒饵、毒水、毒胶

Leave a Comment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